#融合向未来#
残障融合主题摄影作品征集
- 可选语言:
- 中文
- English
活动背景
残障融合是维护人权、可持续发展以及和平与安全的一个重要条件,且对于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的承诺来说至关重要。致力于实现残障人权利不仅关乎公正,也是对人类共同未来的投资。
在2022年3月4日北京冬残奥会开幕之际,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起了“融合向未来”摄影比赛。我们面向24周岁以下的儿童与青年征集了 “融合校园”、 “融合体育”为主题的摄影作品,旨在向公众展示儿童与青年眼中残障融合的图景、传达残障平等理念,并号召所有人携手共创一个平等、友善、融合、共享的环境。
我们期待的作品
作品应从儿童与青年的视角,展现残障平等、融合共享的理念。通过作品,向公众传达以下一个或多个理念:
【融合校园】一个无障碍、残障融合的校园环境是每名儿童获得包容、公平的教育机会的必要条件。融合共享的校园环境有益于每一名儿童,无论她/他是否有残障经历。
【融合体育】参与体育活动是每个人的权利,也是包括残障人群在内的所有人平等参与社会、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融合性的体育活动有益于每一名儿童和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无论她/他是否有残障经历。
- 通过一张或多张照片,体现【融合校园】或【融合体育】的理念。照片的内容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空间的无障碍、残障包容的服务、融合性的活动、体现残障平等与残障融合理念的场景,等等。
- 照片中不是必须包含人物形象。如果有人物形象出现,也不是必须包含残障者或非残障者。
- 若所提交的作品中出现了残障者,应重点关注残障者的能力,体现残障者作为活跃行动者的形象,将关注重点放在人本身,而非其功能或身体上的限制。将残障人视为社会整体的一部分,不因其身心上的差异而对其进行隔离或区别对待。
- 若作品中出现不同残障状态的人物,应展现残障者和非残障者在平等的条件下进行互动。
- 作品应避免性别刻板印象,在展现主题的同时也反映出残障融合场景的多样性特质,如反映不同性别、残障类型、年龄、民族、城乡地区、职业等。
比赛情况
我们共收到来自近600位儿童与青年提交的1295张摄影作品。参与者的构成显示了多样化的特点。他们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及特别行政区,男女比例基本均衡,有超过三成为残障儿童/青少年。超过半数的参与者是18周岁以下,其中年龄最小的只有8岁。
在这些作品中,我们看到了儿童与青年们对于 “残障融合”这一理念的生动展现与多元阐释。照片中 “融合校园”与 “融合体育”的场景让我们看到了包括残障儿童在内的所有儿童的潜能,看到了他们之间的友谊,看到了融合环境下的多元可能性。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欣赏这些脱颖而出的作品,了解他们背后的故事吧。
一等奖作品展示
评委点评
运动使人快乐,集体活动使人快乐,渲染了残奥精神的力量!
图片鲜明的色彩抓人眼球。孩子和老师快乐的表情也给我带来愉悦的感受。学校积极响应冬奥会的号召,传播冬季项目并为特教学生创造体验机会,使得特殊需求的学生也一起参与到国家大力倡导的冰雪运动中来,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为学校点赞!
评委点评
两个人物的互动生动,抓住了人物自然的面部表情,有感染力吸引人,照片色彩明快,人物位置布局合理。
照片中两个青年人在切磋拳术,表现了一种非常自然的人际关系,是残障人士社会融合应有的样子。
作品中蓝衣青年与白衣青年认真切磋拳技,他们灿烂的笑脸令人动容。在这个情境中,蓝衣青年的障碍并没有阻碍他们的沟通,善意在二人的互动中流淌。
评委点评
这是一副起跑的照片,表现了学生们蓄势待发的洒脱之态!也展现了青少年的昂扬!
评委点评
作品展现接受融合教育的孩子们跟所有孩子一样的天真可爱,恰恰是这"普通的一面"有助于消除关于残障儿童的刻板印象,突出他们的儿童属性而非残障属性,并展示其积极的面貌。该作品很有感染力。
和朋友们在一起,就会不由自主的嘴角上扬。看到孩子们的开怀大笑,他们一定有说不完的话,逗不完的乐儿。孩子们用自己开朗自信的状态表达出,也许我和其他人有一些不同,但是我们来自友谊的快乐可都是一样的!
评委点评
人与人的融合,人与自然的融合,都是生命应有的样子。
虽然听不到树林中的声音,但小女孩纯真的笑容告诉我们她在自然中是快乐而放松的,她和大家一样,都是自然的孩子。融合教育,并不完全是两个群体的叠加与互相接纳,更多是大家一起回到我们对世间万物有包容、热忱和善意的状态,就像自然对我们的接纳和包容一样。
这个作品的可贵之处在于展示出多元的方式去感受生活,体验自然。听障人士也能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来"听到"树林的声音。作为摄影作品表现力不错。
女孩的笑容非常打动人,即使听不到大自然的声音,也不影响她用心、用其他感觉来感受自然。
评委点评
老师和孩子们同心协力向前,从他们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已经是彼此信赖的好伙伴,不可或缺的好队友。有特殊需要的孩子,会对教育者的要求更高,而一旦孩子们对老师产生信任和接纳,他们所迸发出来的能量也是惊人的。
图片中活动参与者的表情能让我感受到他们合作的和谐、愉快的氛围。这对他们来说一定是美好的一天。党员老师的参与树立了助力普特融合的范例,在参与中体会与其他人尤其是有特殊需求人士的协作,并从体验中对今后推进融合活动的组织和融合氛围的营造总结经验。
学校融合是师生共同努力的一种校园文化。
评委点评
就像孩子们所画的蜗牛,每个个体也都是不同且独一无二的,因为有了多样性和差异,才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同时,每个孩子看到的世界也是不同的,所以融合的教育也应该教给孩子们尊重和欣赏差异,互相包容和理解。
该作品对融合的理解很到位,表达尊重差异并拥抱差异的融合发展理念。由孩子们的画作来表达融合理念也很值得鼓励。
儿童与蜗牛一样,有各自生命的精彩。
看似简单的画面,却蕴含融合带给社会的深刻义涵。
评委点评
能感受到这样一幅美好的画面:“女孩和朋友们嬉戏着,一个声音呼唤她,她回过头,面带微笑”。作者抓住了生动的情绪,让观者感到温暖。对于残障儿童,他们是否真的快乐和感到爱,唯有笑容能回答。
(* 卫星班是在融合教育理念的背景下,在普通学校内附设的特殊教育班级,满足学生个别化的教育需求,提供融合教育的机会,促进他们潜能的最大发挥。)
评委点评
这是让我感觉既符合大赛活动主题、又整体构图和谐、主体突出,相对更完整的一部作品。普通学生和残障学生通过体育活动自然、融洽地相处,双向奔赴的融合才真正有意义!
评委点评
这张图片让我感觉学前的融合教育是我们打造融合社会的基础,是通往零拒绝、无障碍、平等、友好、尊重、包容、接纳的融合社区的入口。
评委点评
融合是一种自然生成的价值观,年幼时期与多样性的同伴交流接触,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宝贵财富。
不论我们有何种差异,在校园中都应该是被接纳的,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在充满善意和包容的环境中成长。
完整的获奖名单请见文末。
评委寄语
融合是一种价值观,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照片展示了残障儿童及少数残障成年人的参与社会生活的各种方面。体育活动展示了儿童的潜能和快乐的校园生活。
希望能够组织更多普通学校的儿童参与融合活动,将融合理念推广到普通学校的校园生活中。从照片参赛情况看,关于无障碍环境的理念亟待推广。
这个比赛中呈现的图片不但让我们更生动直观的认识残障儿童,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身上的能量。融合并不是某一群人接受帮助和特殊照顾,而是平等、彼此接纳、和相互帮助。这次比赛的一部分照片也真实的反映出我们国家在残障平等方面工作仍有很多不足,希望这些照片能够提醒我们继续努力。
本次参赛作品集中展现了融合校园和融合体育的精神,部分作品很有感染力,体现了残障儿童青少年和其他儿童一样,在友爱、平等和关爱的环境中参与体育活动和学校生活,阳光、健康、快乐的生活,并充满希望和憧憬。
融合是实现社会公平、健康、正义的必由之路。此次活动对于普及、推广融合理念、营建无障碍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一幅幅图片、一个个人物、形象,在摄影者的视角中,他们平凡又独特,却都在绽放生命的精彩。希望能有更多类似的活动能够带动更多的人加入传播融合理念、传播融合力量的队伍中来,成为倡导融合的践行者,为社会向相互尊重、理解、包容的融合发展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我看了好几遍参赛的照片,每一张照片都很精彩。参赛的选手都不是专业的摄影师,他们中有残障者、有非残障者,年龄最小的只有8岁、最大的24岁。虽然照片的摄影技术谈不上精湛,然而每一副照片都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参赛选手对残障融合的理解或对残障融合的期望。
孩子们是严格的,因为他们无法掩饰自己的表情,也很难伪装自己的肢体语言。孩子们同样是慷慨的,他们在大自然里,在校园里,在好朋友中,他们的快乐是这么真实,这么有感染力!当照片的创作者们记录下特殊需求儿童的生活场景时,就把孩子们的喜怒哀乐通过一张张照片传递给了整个社会,让我们直接感知到融合教育是怎么回事儿,为什么融合教育能够让未来更美好。因为所有的孩子,无论是遇到了什么样的障碍,他们都在融合教育中获得了友谊、信任、勇气、斗志和自信,这些正是我们人类所拥有的最美好的东西。
这些作品中,所有人,不论性别、年龄、残障状况,都能够在融合的环境中无障碍地合作、交流、学习、运动,并从中收获快乐。我们生而不同,没有人是完美的,但每一个生命都是平等的,都需要被理解、关爱、接纳和欣赏,因此包容的态度和融合的环境能够裨益所有人。摄影比赛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启发我们去关注身边的特殊群体,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希望每个人都多一点关注和理解,让我们生活的环境和社会更加融合和友爱。
透过镜头,我们看到了儿童与青年们眼中的残障融合的世界。一幅幅作品,用丰富多元的视角,真实而有力地传达着同一个声音:
残障,不是区隔你我的标签,而是人的多元性的一部分。
融合,赋能每一个人,来平等地展现自己、由衷地欣赏他人。
希望这些记录下来的美好,从此刻开始,在更多的地方,持续发生。
全部获奖名单*
一等奖 | ||
---|---|---|
蔡瑞情 16 岁 |
陈浩文 15 岁 |
陈锦霖 12 岁 |
戴洋 21 岁 |
户艳晴 24 岁 |
黄四启 24 岁 |
刘秋桃 24 岁 |
温琬之 23 岁 |
谢梦琳 13 岁 |
应洁 23 岁 |
周子琪 9 岁 |
二等奖 | ||
---|---|---|
蔡一兆 14 岁 |
陈昱希 19 岁 |
迟颖锐 15 岁 |
董与凡 18 岁 |
洪嘉佑 8 岁 |
江楠梦瑶 11 岁 |
梁乐 18 岁 |
邵天灏 11 岁 |
沈钰霖 15 岁 |
王尊 18 岁 |
肖棱翔 8 岁 |
许淋枝 17 岁 |
许亦沁 20 岁 |
杨丹丹 19 岁 |
张恒瑞 12 岁 |
周炅林 10 岁 |
周看和 16 岁 |
朱还 17 岁 |
三等奖 | ||
---|---|---|
董政昊 17 岁 |
郭妍熙 10 岁 |
黄笑然 9 岁 |
黄依 24 岁 |
姜澔喆 12 岁 |
康哲希 13 岁 |
雷诗雨 18 岁 |
李骐轩 12 岁 |
梁腾 19 岁 |
廖俊铭 18岁 |
刘兵兵 23 岁 |
刘争德 17 岁 |
龙昱萱 11 岁 |
王艺桦 20 岁 |
危宇坚 17 岁 |
危梓晨 9 岁 |
吴雯桐 21 岁 |
萧子墨 9 岁 |
肖泽鑫 19岁 |
袁君好 15 岁 |
曾灿东 24 岁 |
钟展彬 19 岁 |
周慧 24 岁 |
周曦 21 岁 |
邹沐晨 10 岁 |
邹艳 18 岁 |
*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
活动奖励
经过评委的评选,最终选出62幅优秀作品,并给予对应的参与者如下奖励:
一等奖 奖品: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友爱童行”足球套装
二等奖 奖品: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友爱童行”随行保温杯
三等奖 奖品: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友爱童行”书写礼盒
同时所有获奖者均将获得#融合向未来# 残障融合主题摄影作品征集获奖证书一份,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携手为儿童# T恤一件,并有机会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官方社交媒体平台发布创作故事。
领奖须知
所有获奖者需在2022年6月1日前填写以下问卷,逾期未填写则视为自动放弃奖品。
获奖者填写的信息必须完整无误,因个人信息、邮寄地址填写错误的,奖品不再补发。 特别提示:联系电话需填写报名时所提交的电话号码用以核实身份。
比赛声明
- 所提交的摄影作品均应由24周岁以下的儿童或青年(1998年3月4日及以后出生)独立完成。家长或教师可以协助进行作品的上传与提交。
- 每张照片均应包括所涉人物/机构、地点、时间的描述,以及图片所要传达的信息。如有需要,请注明图片来源及版权归属。
- 参与者必须对所提交作品拥有著作权与版权,并已征得照片所涉人物的许可。
- 参与者参与活动仍保留对其提供照片的版权,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有权将照片用于公共信息用途,包括将照片在社交媒体上进行发布、收录在“残障融合图片库”中、用于线下展出等。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对照片的使用将仅用作非商业目的,包括用于可供公众免费开放获取的教育宣传材料、网站、小册子、报告、传单、社交媒体推送等。选用的照片均会按照参与者所提供的信息注明照片来源和版权归属。
- 上传作品,即视为授权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本次征集活动、相关延展项目及活动中使用你的摄影作品及相关信息。
- 参与活动,即代表你已许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工作人员及项目合作方通过社交媒体/电话与你联系。
- 参赛作品必须为参赛者本人拍摄,一经发现盗用、剽窃、作假等涉及版权问题或其他违反本次比赛规则的情形,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保留撤销奖项及奖励、取消比赛资格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