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周年特稿:将卫生服务送到更多人身边

将卫生服务送到更多人身边

金波/徐鑫
26岁的张成美看着躺在保暖箱里的早产孩子。
UNICEF/China/2009/Zhao Jia
2009年5月13日

 

刘菊永远也忘不了2009 年2月26 日这一天。那天早上五点多钟,临近分娩的她突然感到肚子一阵阵剧痛。

“等了一会儿没见好,我才知道自己可能是要生了,家里人拨了急救电话。救护车很快就到了。”刘菊回忆说。

就在前往安县妇幼保健院的路上,刘菊在救护车上生下了一个女孩。到达医院后,医生为母女做了全面检查,大人小孩都平安。小宝宝出生体重是七斤六两。

援助救护车

刘菊家住在四川省绵阳市安县秀水镇,这里距离地震震中汶川县只有180 多公里。和其他的居民一样,刘菊家的房子也在地震中倒塌了。她和家里人一直住在活动板房里。

刘菊女儿出生的这辆救护车,是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地震后提供给安县妇幼保健院的。救护车的司机李旭很喜欢这辆车。 

“这个车子比较大,车上的设备也比较全,性能好。在大多数天气情况下开起来都没问题。”李旭说。

地震过后四川各地余震不断,出于安全考虑,安县妇幼保健院的大楼关闭数月暂停使用,所有的产妇都被转移到绵阳和成都等大城市的医院。在转移产妇的过程中,这辆救护车解了燃眉之急。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向四川省灾区共提供了20 辆救护车。在临近安县的重灾区广元市青川县,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捐赠的救护车同样起到了重要作用。青川县妇幼保健院的院长段绍英说,医院原来的救护车在地震中被砸坏了。“去年六月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车送到这里之后,大家都乐坏了。”

段院长说,地震后全县的医疗机构资源暂时被整合到了一起。救护车来了之后,马上进入全县的医疗急救平台,供全县所有的医院共同使用,每天都要跑两三趟抢救病人。 

除了提供救护车以外,在地震发生后不久,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立即向受灾地区运送了大量药品、微量元素补充剂和医疗设备。2008 年5月30 日,距离地震发生不到两周时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首批86 吨医疗物资空运抵达成都。

“她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第一次看到女儿的时候,26 岁的张成美脸上绽放出美丽的笑容。这个早产儿出生的时候只有四斤八两。现在,她甜甜地睡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供的新生儿保暖箱里。在专业护士的陪伴下,张成美第一次抚摸着宝宝的小脸蛋、小手和小脚丫。过几天,张成美就可以带着女儿回家,给她取个好名字。

由于青川县的大多数楼房在地震中严重损毁,许多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都在县城外数公里的农田上临时搭建的一片板房区里办公。目前青川县妇幼保健院就设在27 间板房里,每间板房大概20 平方米大小。 

段绍英说,医院搬到板房区以来,已经有170 多名妇女在这里分娩。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捐赠的许多医疗设备,如新生儿暖箱、儿科检查床、产床、尿液分析仪、体重秤等,帮助确保了这些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

谈到自己对小宝宝的期望,张成美说:“她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我希望她将来能比我们更有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