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儿童健康体重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行动
“营养校园” 计划试点正在推行

- 可选语言:
- 中文
- English
在中国,营养不良并没有消失,而是改变了存在方式。如今,中国有超过1500万儿童超重或肥胖,是世界上这一群体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这一变化是在近25年里迅速出现的。1985年,中国有16%的学龄儿童营养不足,1%超重或肥胖。然而到了2020年,在6~17岁的孩子中,有19%的孩子超重或肥胖,营养不足儿童的占比为2%。
随着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加速,人们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变化。高度加工的方便食品摄入增加,加剧了儿童超重和肥胖现象。在过去十年里,高度加工食品的销售量激增,然而相关法规却不够完善,未能有效限制其对儿童的销售。例如,目前并未针对高糖产品征收糖税,食品标签也不够规范,未能向消费者提供充分的信息。2014~2019年,含糖饮料(SSB)的销售额几乎翻了一倍。
研究发现,高度加工食品的消耗量还和社交活动有关。对中国的青少年来说,和朋友分享奶茶、零食和糕点等亚健康食品已经成为一种日常行为。随着家庭收入增加,中国的青少年有了更多的零花钱来购买亚健康食品。
那么,如何解决这一复杂问题呢?
中国政府正在采取行动。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支持下,政府启动了“营养校园”项目,从全国的8个省市选择了12所中小学,对一系列活动进行了试点。该项目侧重于通过对学生、老师和父母进行培训来提升他们在营养学方面的认知。它要求学生每天进行60分钟的身体活动,并养成运动习惯;对学校的厨师进行培训,教他们烹饪既健康又美味的餐食;同时,对校园内销售的超加工食品和含糖饮料进行限制,并帮助学校完善了体育设施。

试点项目成果斐然。项目实施一年后,所有试点学校都为学生组织了营养相关的活动,还为老师和厨师提供了培训。超过八成的学校为学生开设了营养课程,并为父母提供营养相关信息。对一所学校进行的跟进调查显示,九成以上的学生和家长认为营养相关活动是有所助益的。另外,该校九成以上的厨师在烹饪时减少了油、盐和糖的使用。现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正计划将该模式推广至更多城市。

“营养校园”项目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然而仅凭学校的一己之力并不能扭转儿童超重和肥胖的趋势,还需要父母引导孩子选择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政府加强高度加工食品标签和营销政策的管理力度。

本文选自《NYT KIDS China 栩栩多多》6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