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童之家寻获简单的快乐
小华的故事
- 中文
- English
在重庆垫江县的一个村子里,七岁的小华与年过七旬的祖父母一起生活。在小华三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因病去世,母亲也随后离开了家,将他留给祖父母照顾。由于家庭贫困又缺乏父母的陪伴,小华一直都很内向、怕生。在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支持的儿童之家的帮助下,小华渐渐开朗起来。
为了给小华的父亲治病,家里的积蓄已经基本耗尽。小华的爷爷长期受病痛的困扰,无法干重农活。
平时,陪伴小华的只有家里养的一条小狗和几只鸭子。他也时常帮助爷爷奶奶喂鸭子。
“每隔一阵,孩子就会念叨起他的爸爸妈妈。我们跟他说爸爸过世了,妈妈走了,他就会不开心,躲在角落里哭。”
爷爷奶奶一直尽力照顾小华,但他们总会觉得有些力不从心。
由于识字不多,他们无法辅导孩子的功课。在小华不开心的时候,他们也不知道该如何开解。
2017年,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支持下,村子里设立了儿童之家,为村里的儿童及家庭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儿童之家的工作人员了解小华的生活状况后,为他建立了儿童档案,并及时向当地政府反映他的家庭困境。有关部门为小华的家庭办理了低保,每月按时发放最低生活保证金,再加上爷爷每月的补助金,现在一家人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
家园的工作人员平时还特别关注小华的需求和变化。起初,小华很害羞,不敢去儿童之家参加活动。在家园工作人员的鼓励下,小华来的次数渐渐多起来,也逐渐融入了各项活动,并乐在其中。
现在每天放学后,小华都会来到儿童之家,玩心爱的玩具,读故事绘本,与小伙伴一起玩耍。
小华最喜欢读恐龙的故事。上一年级的他还不能完全读懂书上的内容,他就发挥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给故事加上自己的解读。
“最开始来的时候,孩子不怎么说话,现在他和其他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已经开朗多了,也快乐了很多。”
在儿童之家的活动中,小华和工作人员一起用小米和芝麻画出了一个南瓜。
儿童之家里展示了小华和其他小伙伴用水果和蔬菜等材料制作的手工艺品。
儿童之家已经成为了小华最喜欢的地方。他几乎参与了这里每一场活动。
每次家园关门的时候,小华都不舍得离开。假期的时候,他早上总是第一个来到家园等着开门。
在儿童之家度过的时光让小华变得更加快乐。和其他孩子一样,他也对自己的未来有很多憧憬,希望自己长大后能成为一名发明家,或是超级英雄,去帮助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