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福利主任”

帮助弱势儿童的创新方式

UNICEF China
梅红芳(左)几乎每周都来看盼盼,帮着做做家务,跟她聊聊天。
UNICEF/China/2013/Jerry Liu
2014年6月5日

盼盼(化名)刚一岁的时候,妈妈就离家出走了,后来爸爸出去打工,很少回来。现在八岁的盼盼和爷爷一起住在山西省闻喜县一个贫困的村子里。爷爷年纪大了还得下地干活,日子过得很清苦。

爷爷有很多担心。他没读过多少书,不知道怎么能教好孩子。有时候他还要为钱的事发愁,爷孙俩一个月只有200多块的生活费。

自从有了儿童福利主任,盼盼家的状况有了改观。村里的梅红芳阿姨常常来看望她和爷爷,给家里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梅红芳很有爱心,喜欢和孩子们打交道,在接受了有关社会工作技能的培训后,她成为一名深入村里每户家庭、来到每一个孩子身边的儿童福利主任。像梅红芳这样的儿童福利主任还有很多,这是一支正在发展壮大的队伍,他们扎根在农村基层,也被称为“赤脚社工”,为像盼盼这样的孩子们提供帮助和支持。

基层队伍建设

儿童福利示范项目于2010年启动,最初是为了救助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这个模式首先在中国五个省区的120个村建立试点。项目借鉴了早年间为农村医疗保健做出贡献的“赤脚医生”这一理念,在村中设立儿童福利主任,为贫困和边远地区的儿童提供经济高效的社会服务。

梅红芳为盼盼一家的生活提供了很大帮助。“我看到孩子头发脏了,就给她洗一洗,”梅红芳的口吻像是一位母亲。“爷爷忙的时候我也过来照看照看,比如爷爷去地里了。”

儿童福利主任要经过笔试和面试后才能应聘上岗。尽管他们不是“科班出身”的专业社会工作者,但是在国内目前缺乏完善的社工体系的状况下,这支队伍的建立为在基层满足弱势儿童对于养育和社会福利的急迫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

梅红芳还帮盼盼申请了每月一百多元的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村里人都不知道小孩也能申请低保。”梅红芳说。在接受一定的培训后,儿童福利主任不仅会及时收集儿童需求信息,帮助困境儿童申请补贴和救助,还会起到监督作用,确保儿童监护人或照料人按照规定用途来使用这笔资助。

“让儿童福利主任把孩子应该享受到的这些国家政策,所有的这些社会保障都能够落实到位。”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项目专家许文青介绍。“另一方面,福利主任看到一些孩子的需求,目前没有政策的,他们也向上级呼吁,向上级汇报。”

在儿童福利主任张省印的帮助下,阿福家养了羊,种植了经济作物。
UNICEF/China/2013/Jerry Liu
在儿童福利主任张省印的帮助下,阿福家养了羊,种植了经济作物。

进展

项目开始以来,梅红芳为当地两岁至18岁的孩子都建立了儿童档案。项目还为当地的“儿童之家”提供了电脑、电视、体育用品、儿童书架等设备。

在过去三十年间,中国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儿童福利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然而,按照国家的贫困线(相当于每人每天生活费1.8美元)测算,2013年中国农村地区仍有约两千万儿童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全国约有1300万的儿童未获得户籍登记,也无法完全获得基本的社会服务。

推广

儿童福利示范项目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民政部合作开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帮助儿童登记和建档,获得应享受的基本福利和保障,如卫生保健、教育以及社会救助。

在山西省夏县的一个村子,阿福(化名)和爷爷奶奶过着艰难的生活。阿福六岁时父母就去世了,小学毕业后他就在家放羊和做家务活,不去上学。经过村里儿童福利主任张省印的耐心劝说和帮助,阿福终于继续上了初中。

“我知道帮助这个家庭的唯一办法,就是改变这个家庭的经济状况。”张省印说。他为阿福申请了孤儿津贴,还申请了危房补助,翻新了房屋。现在阿福一家住进了砖瓦房。家人也开始为孩子的将来打算,阿福希望自己能当一名厨师。

在民政部的大力支持下,儿童福利项目在试点地区所取得成功经验有望在国内更多的省份地区进行推广,让更多的困境儿童得到有效支持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