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治愈的伤痕上滋养出的一朵向阳的花”

汶川地震亲历者忆述在儿童友好家园度过的快乐童年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
22岁的腊梅在成都理工大学。
UNICEF/China/2020/Ma Yuyuan
2021年2月26日

在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在灾区设立儿童友好家园(“儿童之家”的原型),为孩子们提供社会心理支持,这些家园中有一些在灾后保留下来,成为长期为当地儿童发展提供服务的场所。

来自四川绵阳的女孩腊梅和许多小伙伴一起在儿童友好家园里度过了很多美好的童年时光,如今她已经是一名大学四年级的学生,她写下了儿时那个带给她温暖与快乐记忆的“家”。


2008年的冬天,我追随着父母的脚步,回到了茶坪——这个在“5.12”地震时被重创的小镇。时隔几月,再次回到这片土地,倒塌的废墟已经被一方方新筑的地基替代。

记忆中,到了夏天的时候,新家(临时安置房)就大致落成了,房间中间放一张军用折叠单人床就可以睡得很安稳。

为了维持生计,爸妈在外工作,我就守在老房子的青瓦下,守着蚁队一次又一次押运粮草穿行。柴堆上偶有一只大橙猫迅速掠过,玉米地里传来虫鸟鸣叫。

腊梅(右)和她的小伙伴在四川千佛镇儿童友好家园旧址。

不记得从什么时候起,一个大大的白色帐篷和几间板房出现在家对面的小广场上。笑起来很可爱的贾阿姨告诉我和小伙伴这里是儿童友好家园,并热情地邀请我们进去玩。我们羞红了脸倚在门边,脚搭在门前又迅速收回来,一双双渴望的眼睛望向房间里的玩具。绿色的小椅子在呼喊我们,桌上的手工品也吸引我们,在阿姨殷切的目光中,也不知我们中的谁先被诱惑,几个小小孩就一下涌进了房间。

从此,友好家园这方天地渐渐取代了无数个无聊至极的日子。许多个寒暑假,我们都泡在这里,在阿姨们的指导下画一天画,做一下午手工,踢一会毽子,拼几张拼图,搭一座城堡……慢慢地,我们也熟悉起来,好像在这里,大人和小朋友的界限是模糊的,她们就像是孩子王,大朋友。

那时候我喜欢服装设计,我们就用环保袋和旧扑克做成漂亮的小裙子。学校里没完成的科学课电磁铁小实验我也在这里做完。夏天实在太热,我们就收集几个塑料瓶,扎上眼,来一场酣畅淋漓的水仗。

现在回想童年,这样欢乐的场面尤为清晰。在那段父母无暇顾及的时期,友好家园敞开的大门接纳了很多留守的孩子。儿童的欢笑回荡在小广场的上空,抚平过很多伤痕,也弥补了很多童年的空缺。

在四川千佛镇儿童友好家园,腊梅协助工作人员组织游戏。

我再大一点的时候,开始带着弟弟在友好家园活动。我会教他把书看完放回书架,一遍遍地陪他拼阿姨们教过我的拼图,叠千纸鹤和小花,打羽毛球。

家园办活动时,我会跟在阿姨们身边搬搬小板凳,打打气球,渐渐得到了小朋友们的信赖。我开始慢慢学着像阿姨以前教我那般成为了他们的大朋友,好像以前我所有的莽莽撞撞,都在孩子们一声声的姐姐中被慢慢冲散。

在四川千佛镇儿童友好家园,22岁的腊梅和孩子们分享自己的故事。

即使是长大以后,我也时常想回 “家”看看。家园的活动越来越丰富,也有越来越多的家长来参加了,安全知识竞答、家庭教育理念交流和游园会等等。看着墙上我曾参与的手工作品,我看到我的成长,也看到家园的成长。

在四川千佛镇儿童友好家园,腊梅协助工作人员组织游戏。

在震后的那段对谁来说都算得上艰难的日子里,儿童友好家园就像那四面帘子都敞开的白帐篷,替孩子们撑起来一片无忧无虑的蓝天。它起先是玩乐的一方净土,让在外忙碌的大人们安心,然后是一个成长的摇篮,从朋友的角度,在一个充满爱和温馨的地方指引我们长大,好像是治愈的伤痕上滋养出的一朵向阳的花,开在大朋友和小朋友的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