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健康与发展

确保婴幼儿、儿童青少年的生存,促进他们茁壮成长,实现全部发展潜能。

在中国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一位母亲为她的新生儿提供袋鼠式护理(KMC)。
UNICEF/China/2018/Li Manwei

挑战

三十年来,中国在改善儿童和孕产妇健康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展。但在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及健康中国行动目标方面,仍有未尽事宜有待完成。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正携手中国政府及其他合作伙伴,共同应对以下挑战:

   
婴幼儿死亡

中国在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方面依然存在挑战。每年仍有约9.2万例死胎、7.3万例新生儿死亡,这占到5岁以下儿童死亡人数的50%左右。孕产妇营养不良是造成孕产妇并发症和死胎死产的原因之一。

虽然预防工作已取得长足进展,但消除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的目标仍未实现。
儿童伤害

伤害是1至17岁中国儿童致死的首要原因。每年有约1000万儿童受到不同类型的伤害,6万名儿童因伤害致死,其中因溺水而死亡的儿童达2.1万名。

婴幼儿喂养

中国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仅为21%。所有2岁以下儿童中,超过一半的膳食质量并未满足最低标准。

儿童超重与肥胖

中国儿童的超重率与肥胖率在过去数十年中经历了快速增长。2015年数据显示,中国2至19岁人群中有1500多万的肥胖儿童。很多儿童正在不健康的食物环境中成长。

儿童早期发展迟缓

在中国所有的5岁以下儿童中,有约1700万名儿童未能释放其全部发展潜能,面临早期发育迟缓及残障的风险。家庭相对贫困、营养不良、早期刺激、养育照护方法及支持不足,使得不少儿童,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儿童面临早期发展的风险。在相对贫困的农村地区,有超过三分之一的3岁以下儿童面临生长发育迟缓的风险。

青少年心理健康

青少年尚未被完全纳入卫生政策制定的范畴。目前,中国有超过3000万名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面临行为及情绪问题,其中超过50%拥有心理健康需求却无法获得相关服务。

全民健康覆盖及可负担的孕产妇及儿童保健服务 虽然基本医疗保险已覆盖中国95%的人口,然而部分常规的儿童卫生保健服务,尤其是预防服务,仍需自费承担。
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

中国的环境卫生工作仍有待改善,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目标要求、惠及全部人口。突出的瓶颈问题包括:缺乏符合可持续发展目标框架的标准和指标,对水、环境卫生、个人卫生数据的监测有待强化,部分农村地区的厕所条件需进一步改善,以及存在阻碍环境卫生提升的文化及社会习俗。

环境污染 在实现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中国也面临着环境问题新挑战。水、土壤和空气的污染及环境退化影响人居及自然环境,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影响。公众对于室内及室外空气污染的认识有待提升。

 

解决方案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携手中国政府及其他合作伙伴,优先开展减少可预防的新生儿死亡、强化儿童早期发展服务、应对儿童公共卫生新挑战等方面的工作。

具体包括:

   
改善分娩前后保健服务的质量及公平性

在助产机构推广实施有质量的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包括母婴皮肤接触、新生儿复苏、延迟脐带结扎、早开奶、袋鼠式护理以及对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及患病新生儿的特殊护理,以改善所有新生儿的健康状况。

促进医疗机构提供孕产妇营养服务

加速改善产前保健服务,通过开展倡导活动、制定指南标准、强化质量控制、改善数据和信息系统以及“宣传促发展”工作,向孕产妇提供综合的营养保健服务。

消除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 支持中国政府制定消除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的国家行动方案、推广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16-2020年试点项目经验,为2025年通过三病消除认证做好准备。
预防伤害导致的儿童死亡、残障 与政府机构和主要利益相关方合作,推进道路安全等儿童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及实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将支持制定国家儿童伤害预防行动方案,强化相关数据报告和分析能力,围绕“安全社区、安全学校、安全家庭”原则倡导多部门合作机制,支持各级政府机构开展能力建设,并重点加强道路伤害、溺水等重点伤害的预防工作。
扩大儿童早期发展服务的可及 重点关注农村地区的儿童,提升家长及照护人的养育照护知识及技能,以及强化发展迟缓的早期发现和家庭的针对性支持和指导。
促进婴幼儿营养 强化医务人员提供婴幼儿喂养咨询服务的能力,以提高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推广合理添加辅食。倡导加强母乳代用品销售规范。
倡导家庭友好政策 鼓励企业采纳家庭友好政策,满足在职父母对于儿童早期喂养及发展方面的需求。
预防及降低儿童青少年超重 强化食品标签及营销的相关法规,提高照护人及其他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认识。通过校园和城市环境下的营养干预,来改善儿童身处的食物环境。
改善青少年心理健康 通过校园或者线上干预措施以及同伴支持,扩大服务覆盖面,为青少年处理学校及人际关系方面的心理压力提供支持。
扩大环境卫生服务可及性及开展环境健康水平 重点关注生活在不安全、不卫生、受污染环境地区的儿童,开展干预措施改善家庭、学校及医疗机构中的不安全环境卫生设施,减少空气污染对儿童生存、生长和发展的影响。
南南合作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正着力提升合作伙伴提供高质量培训项目的能力,帮助南南合作国家实现孕产妇及新生儿健康相关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同时,我们也在强化与国内相关机构的合作,更好地实施与孕产妇及新生儿相关的南南合作项目。

 

资源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及其合作伙伴开发了大量的资源,此处仅展示了其中的一部分。本清单会定期更新,以期为您提供最新的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