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吵架要让孩子知道么?
“社会情感学习”微信专栏
每一对夫妻都会起冲突,即使是“幸福美满”的“模范情侣”也是如此。
冲突在人际关系中是不可避免的,更何况是亲密关系。冲突在亲密关系中是非常自然且健康的,它可以帮助双方产生更深层次的了解和认识,从而增进夫妻间的信任和感情。当然,冲突能否发挥这些积极作用的关键在于双方处理冲突的方式和方法。面对冲突,夫妻双方都应该秉着沟通的态度去处理,而不是我们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的“批评”、“蔑视”、“防御”和“筑墙”。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正确地面对并有效地解决冲突也会起到很好的榜样和示范作用,帮助孩子更好地面对和解决人际关系中的冲突。
相反,如果父母一味回避冲突,表面看起来家里一团和气,然而堆积起来的情绪和矛盾可能会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爆发,带来不可逆的影响。另一方面,孩子可能比我们成人想象得要敏感,即使父母“伪装”得很好,他们可能也会察觉到一些变化,因而变得不安和害怕。
当大人之间发生冲突时,首先要做到的是保护孩子不深陷冲突中,并且不要让孩子觉得自己是父母发生冲突的原因。要实现这一点,以下四个“不要”非常关键:
1. 不要把孩子当作武器

面对冲突感到愤怒而又无计可施的家长有时候会把“亲子关系”当作最后的“武器”来攻击对方或给对方带去痛苦。他们在孩子面前说另一半的坏话,或者迫使孩子“选边站”。离婚或分居的伴侣还有可能限制对方与孩子相处的时间。这种做法是家长在面对冲突时最糟糕的表现之一。
应该将“家长”与“冲突中的伴侣”这两个角色尽量分开。作为家长,双方应该尽全力帮助孩子获得安全感,让孩子知道父母双方都是爱她/他的。在此基础上再处理彼此之间的冲突。
2. 不要让孩子当调解人

有时候孩子陷于大人的冲突之中,感觉无助、绝望又害怕的时候,可能会希望充当父母双方的调解人,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这种现状。但他们能做的又实在有限(这个责任也不应该由孩子来承担),甚至还有可能带来新的问题。
如果你发现孩子试着调停你们双方,这表示家里的矛盾已经升级得过高,必须要“降温”处理。你应当向孩子保证你们产生矛盾的原因跟她/他没有关系,她/他也不用承担调解的责任。向孩子表示虽然听到父母的争论也许会感到难过,但这是夫妻双方需要处理的问题,你们正在努力交流,让事情得到更好的解决。
3. 不要把孩子当传话筒

有些家长会通过孩子向伴侣传话,尤其是那些冷战中的家长,他们有时会让孩子充当传话筒,在双方之间跑腿传话。这一任务会给孩子带来困惑和压力。试想一下,如果是你自己都不愿意面对伴侣说出的话,为什么要让孩子来承担这个压力呢?
面对面开诚布公的交流自然是解决冲突的好方法,但受到情绪的影响,的确有很多时候双方无法冷静地当面交谈。这时候可以等情绪平静一些之后再交流,也可以采用便条、短消息、邮件等各种非面对面的交流方式,试试用文字过滤掉一些过于激动却无助于事情解决的情绪。
4. 不要让孩子保守秘密

这里的“秘密”不是家长为了鼓励孩子或开玩笑而提的那种秘密,是冲突中的一方家长希望跟孩子保持更亲密的关系,同时阻止对方与孩子的关系更进一步而提出的。比如“不要告诉你妈妈我给你买礼物了,下次你过来,爸爸还给你买”。
这种行为给孩子示范了家庭关系中的“欺骗”,这只能向孩子证明你和伴侣彼此不信任。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安全的、可以无条件信任的氛围,这样当他们遇到问题的时候,就知道可以找任一方家长聊而不会“背叛”另一方的“信任”。
除了以上这四个“不要”之外,关于家庭冲突值得讨论和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
“大人之间产生矛盾,究竟要不要告诉孩子”
这个经典问题,大家可能就会有不同的看法。下一期我们也会邀请不同年龄段、不同家庭背景的参与者来跟我们聊聊他们心中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