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十一月 2022

中国工作场所家庭友好政策

为年轻家庭提供婴幼儿照料支持与投资,已成为各国政府、企业和公共部门以及基层社区的共识。中国已经将建立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的政策纳入生育支持措施。家庭友好政策不仅有利于父母照顾婴幼儿,同时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生产力和技能。大多数旨在平衡工作时间和家庭生活的政策都被纳入了国际劳工组织(ILO)的公约,对育儿假、哺乳假和工作场所防止歧视均作出了明确规定。这些政策也被纳入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包括目标5.4中的“认可和尊重无偿护理和家务”,以及目标8.5中的“实现充分和生产性就业和体面工作”。 为了呼吁和倡导在工作场所推行家庭友好政策,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支持了此次旨在了解中国家庭友好政策的现状及实施情况的探索性研究。本研究从时间、服务和资金三个维度梳理了中国相关实践和现有政策;使用2019年全国人口和家庭动态监测调查(以下简称2019年调查),分析了0-2岁(即3周岁以下)儿童的入托状况及托育服务现状。此外,还对8家企业进行了实地访谈,以更好地了解工作场所现有的家庭友好政策,及现有政策执行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本报告描述了中国工作场所家庭友好政策的现状,初步探索了解在职父母及其家庭的需求,倡导政府重视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政策,并支持企业实施相关政策。此外,研究结果可作为实施和改善家庭友好政策的典型案例向全球分享。
22 七月 2019

促进儿童和青年参与——备选行动方案

“儿童友好型城市”是指致力于落实《儿童权利公约》的城市或社区,地方政府力求将《公约》规定的权利转化为务实可行、有意义、可衡量的成果,切实造福儿童。在这些城市或社区,儿童的需求、优先事项和心声是当地公共政策、项目、决策制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近年来,儿童友好型城市倡议(CFCI)项目的实施势头日盛。现在,儿童友好型城市倡议已深入全球40 个国家,惠及3000 万儿童。 参与权是所有儿童的基本权利——所有儿童不论年龄、社区、能力、社会阶层,一个都不能少。让儿童有机会参与影响儿童的决定,是对人类尊严自然而然地认可。同时,参与权也是实现其他儿童权利的手段,包括保障儿童权利、确保地方政策充分响应儿童的需求和优先事项。 因此,要在地方层面创建和实施儿童友好型城市倡议,保障儿童参与权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相较国家层面,儿童在地方层面能更容易、更迅速地行使其积极公民权。 要确保供儿童使用或对儿童有影响的政策、服务、设施能切实反映和强调他们关心的问题、想法和优先事项,就必须了解儿童的观点和想法。儿童对自己的生活有独到的见解。若不予关注,就会错过很多重要的观点。 不仅如此,通过参与各类活动,儿童还能提升胜任力、技能、知识,转而造福所在社区。保障儿童参与权不仅事关儿童权利,也是强化地方主要服务项目的重要途径,能有效激励地方领导者以实际行动落实承诺。 各国的儿童权利现状各有不同,对与儿童青年沟通的重视程度也参差不齐,因此必须结合当地实际,了解哪些具体因素会促进或阻碍各地儿童青年有意义地参与儿童友好型城市倡议项目。 本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意见和建议,告诉大家如何通过儿童友好型城市倡议项目,促使儿童和青年参与跟他们生活相关的决策;广义而言,这些决策关乎他们所在的社区。 报告介绍了有意义和有包容性的儿童参与(第2 章)的基本原则,为儿童友好型城市倡议项目周期制定了一系列备选行动方案,涵盖从项目创建到进展评估的各个阶段(第3 章)。文末还罗列了一系列推荐阅读材料以及儿童友好型城市倡议项目有关儿童保护的基本指导方针(附件1)。 本报告总结了现有儿童友好型城市倡议项目的指导意见和良好实践,旨在为所有参与儿童友好型城市倡议项目的利益相关方提供相关依据,助大家启发思路。 儿童友好型城市倡议项目鼓励年龄在18 岁以下的儿童以及年龄在18 岁至24 岁的青年积极参与。
04 六月 2019

构建儿童友好型城市和社区手册

为了应对全球城镇化、去中心化水平日益提高的现状,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于1996 年发起儿童友好型城市倡议。这一倡议将地方的利益相关方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聚集在一起,共同创建安全、包容、充分响应儿童需求的城市和社区。过去二十年间,我们的世界变成了一个城市星球。城市和社区在制定直接影响儿童的政策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虽然国家政府仍然是保障国际法规定的儿童权利的首要责任承担者,但近年来,我们看到更多市长和地方政府为其管辖地区的弱势群体,特别是儿童和青年提供支持,为他们的利益发声。 儿童友好型城市倡议在这一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鼓励地方政府和其它利益相关方加大关注,满足最年轻市民的权利和需求,确保儿童参与到当地的决策过程中。目前,这项倡议的足迹已遍及全世界3000 多个城市和社区,并呈现逐年扩展之势。受此趋势影响,全球各地越来越需要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供更有力的全球导向和技术指导。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儿童友好型城市倡议领域拥有二十余年的经验,足迹遍及全球众多地区和国家,积累了大量的良好实践。这些宝贵实践,以及在实践过程中总结出的常见挑战和经验教训,为本手册的编纂提供了详实的基础资料。这些经验教训高度表明,儿童友好型城市倡议亟待加强,需要采取的重点举措包括:优化各成员 城市和社区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彰显儿童友好型城市倡议在改善儿童生活方面的工作成果;完善数据和实证资料;强化倡议的社会融 合度,确保倡议能触及每座城市、每个社区中最需要帮助的儿童及青年。 本手册简明扼要地概括了一系列实践、常见挑战以及从中汲取的经验教训,包含一套构建儿童友好型城市的分步骤指南,方便各地结合当地机构、优先事项和需求,做出因地制宜的调整。本手册还提供了一个经过修订的行动框架,旨在提供有关实施、监督、评估的指导意见,以及一套覆盖广泛的全球基本标准,目的是在全球范围精简“儿童友好型城市倡议”,以提升效率,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儿童友好型城市认证提供依据、奠定基础。 城市和社区在不断发展,《构建儿童友好型城市手册》也会与时俱进。使用者的建议和提出的问题会让本书受益良多。因此,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欢迎大家提供反馈,请发送邮件至cfci@unicef.org。同时,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也期待倾听利益相关方的心声:反馈“儿童友好型城市倡议”在本市或本社区的开展情况;在哪些方面还有待改进和强化,从而让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及参与城市和社区能更充分地响应全球儿童和青年的需求,更有力地实现他们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