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社区教育,为曾经历地震的青少年铸就未来

依托社区教育,为曾经历地震的青少年铸就未来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教育处 陈彤
为曾经历地震的青少年铸就未来
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科学技术协会
2017年7月10日

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了里氏7.0级的强烈地震,震源深度约13公里,地震波及全省32个县(市、区),受灾人口约218万人。三年过去了,雅安灾后重生, 气象一新, 令人惊叹。

一进入雅安市区, 映入眼帘的是川西特有的灰色砖瓦房,湍急的青衣江穿城而过, 小城静谧闲适。新建的居民安置房, 崭新的学校、医疗设施和体育馆比比皆是,在灾后废墟里建立了一座新城。

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许多崭新的公共服务设施,如科技馆、体育馆、学校等一一修建, 但这里的青少年, 有相当一部分仍无法适应这种变化,在从儿童到青少年发展过渡时期,仍处于茫然的状态。 他们中的很多人正处于青春期,时常会产生叛逆的情绪,而且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比较差,也没有什么人生规划。这里的教育基础相对薄弱,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加上很多家长都在外地打工,他们大多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家庭关怀。

为了帮助这些青少年更好地认识自我,适应城镇生活,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在雅安地震之后,在雅安的芦山和汉源两县建立了青少年社区活动中心,在《走向社会——生活 就业 发展》系列教材的基础上, 结合上述特点,采取了多形态、 弹性课程、 参与式的培训模式, 在社区对青少年提供正面的引导和支持, 在项目地区广泛开展包括生活技能、理财知识、职业规划和社会情感能力等多方面的培训。这些措施改变了当地青少年的面貌,帮助他们快乐成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为曾经历地震的青少年铸就未来
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科学技术协会
为曾经历地震的青少年铸就未来
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科学技术协会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一直倡导儿童的权利,关注儿童的全面发展,重视儿童接受素质教育的权利,其中就包括生活技能教育。2000年世界教育论坛通过的《达喀尔行动纲领》中提到:“所有的儿童、青年和成人均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包括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相处、学会生存。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也强调公平教育的重要性,为弱势儿童提供有质量的教育,消除差距和教育不平等。

我们的项目着力于培养一批优秀的教师。青少年生活技能教育的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还是孩子们心灵的导师。我们延聘了很多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来帮助培养这里的生活技能教育教师队伍, 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在近期雅安项目的总结表彰会上, 芦山县教育局、芦山县和汉源县的教师代表分享了在培训活动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比如真正理解孩子,了解他们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启发,在生活中关怀孩子。

整合社会资源,群策群力是做好青少年项目的好办法。如何把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教育理念的改变至关重要。雅安项目的成功之处在于师资、制度、设施、组织和协调的全面落实。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科协青少年教育项目在雅安已经落地生根, 项目的机制已经健全,切实为农村青少年提供了教育发展机会。通过项目培训,孩子们提高了社会适应能力,开阔了视野,做好走入社会的准备。希望这个项目能不断扩展和推广,惠及更多的农村青少年,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