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偏远山区儿童提供学前教育

为偏远山区儿童提供学前教育

Xu Xin
2009年4月20日

以前我会把鸡蛋卖了给孩子换方便面吃,还以为方便面更有营养呢。”章晓月说。她有个一岁大的女儿。“上了课以后,我才知道这样不对。自家院子里种的蔬菜、我养的那些鸡和羊对孩子来说才是好东西。”

章晓月是数百名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早期儿童发展项目中学习到如何更好的喂养和教育孩子的家长之一。在宜家社会事务部的支持下,这个项目正在中国欠发达的西部地区一些偏远少数民族社区内开展。

在中国,目前有3000多万名六岁以下学龄前儿童很少或几乎没有机会接受到系统化的早期教育。在西部地区,数千万人离乡背井到大城市里打工,把自己的孩子留给祖父母或其他亲戚照料,这些留守儿童接受早期教育的机会则更加有限。家长们往往缺乏足够的知识,让孩子们能有更好的人生开端。

“她高兴,我也就高兴了”

四岁的小青和奶奶相依为命,住在广西省一个小山村里。她的母亲在小青三岁时就离家出走,再也没有回来。父亲长年在外打工,也很少回家来看她。

奶奶觉得,能让小青吃得饱,穿得暖就足够了,所以没有把小青送到幼儿园里。小女孩越来越孤僻,不喜欢接触陌生人,甚至不愿和村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老师们来我家,说能够帮我和小孙女。我当时根本不相信他们,连门都没让他们进。”奶奶笑着说。“几乎没有什么人来我们家,我们也很少和村子里其他人来往。”

“但是,他们还是来。两个老师每两个礼拜就来我们家,不管刮风下雨。慢慢的,我开始盼着他们来,后来我开了门让他们进来坐了。”她说。

“在老师们的帮助下,小青开始玩玩具,看故事书,和附近的小朋友玩游戏。看到她高兴了,会笑了,我也就高兴了。”奶奶说。

小青现在已经在镇上的幼儿园里上学了。截至2009年底,由宜家社会事务部支持下的儿童早期发展项目预计将惠及6.35万名像小青一样的孩子们,这些项目分布在西部地区六个县和北京郊区一个县。

让家长成为孩子的第一个老师

除了上门家访普及相关知识和提供心理支持外,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也正在和当地政府合作伙伴一起改变当地一些固有的观念,鼓励家长们称为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个老师。

“老师们叫我去参加家长培训的时候,我不肯去,我太忙了,要喂猪、砍柴、下地、还要照顾两个孩子,根本没时间。”广西苗族妇女阿旺说。

“其实,我当时不识字,觉得很不好意思。”她说。“把孩子们送到学校之前,我没什么可教他们的。”

在老师们的一再邀请下,她终于抽出时间带着孩子参加了一次儿童健康宣传活动,并且从此改变了看法。

“在活动的时候,有个医生发现我女儿眼睛总是睁不开,皮肤也很干。她说,这是缺乏一种什么维生素。她叫我多给孩子吃猪肝和蛋黄,多到外面晒太阳。”阿旺回忆说。“我女儿的眼睛慢慢好起来,现在已经没事了。”

阿旺觉得这些课很有用,有空的时候就带着孩子们来参加活动。她还和其他家长一起聊天,知道了很多新鲜事。在老师们的鼓励下,阿旺开始学习认字和写字。

“我的手很巧,很会做手工活,所以,我就教其他家长和孩子们怎么用纸啊、树叶子、草叶和地里头很容易找到的东西做各种玩具。”她说。“现在,我觉得我能当个好妈妈,生活也和以前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