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周年特稿:为灾区孩子们重新点燃希望与梦想

为灾区孩子们重新点燃希望与梦想

徐鑫
豆豆(左一)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支持设立的一所儿童友好家园内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游戏。
UNICEF/China/2009/Zhao Jia
2009年5月11日

三月初,春天重返四川地震灾区。在一望无际的农田上,开满了金黄色的油菜花,一座座新修建起来的农房点缀其间。在北川县一所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支持建立的儿童友好家园门前的空地上,六岁的小豆豆在阳光下骑着自己的新自行车,和后面的小伙伴追逐嬉戏。在去年“5•12 ”汶川大地震中,北川县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和其他的小朋友不一样,小豆豆没有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家园,而是和62岁的爷爷在一起。大地震在瞬间夺去了她父母的生命,让小豆豆和哥哥欣欣一夜之间成为了孤儿。

擦干泪水,重展笑颜

“头几个月,他们会半夜里醒来,哭着喊着要找爸爸妈妈。”王爷爷说。“豆豆不愿意和别人讲话,很长时间都很忧愁。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他们。”

在大地震和继发的山体滑坡当中,北川县有一万多名居民遇难,豆豆的父母也在其中。一些遇难者的遗体至今仍掩埋在数吨重的泥沙和废墟之下。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共同在汶川地震灾区设立了34 个儿童友好家园,在攀枝花地震灾区设立了六个儿童友好家园,为孩子们和他们的家人提供长期的社会心理支持。

在儿童友好家园中,孩子们可以参加唱歌、跳舞、绘画和游戏等集体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增进同龄人之间的关系,让孩子们感觉他们是安全的,不是孤单一个人面对问题,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儿童保护处处长马思婷女士说。

将近一年的时间过去了,豆豆和欣欣经常会去板房安置点的儿童友好家园里玩耍,渐渐地他们开始走出地震的阴影。

“豆豆去儿童友好家园和其他孩子一起玩儿,慢慢的,她开始会笑了,人也开朗活泼多了。她现在每天都要在儿童友好家园待到很晚,老师还得劝她回家,让她明天早点再来。”王爷爷笑着说。

民政部门一直在为豆豆家提供经济补助。“豆豆喜欢跳舞和骑车。她哥哥欣欣长大后想当科学家,将来发明一种可以预防地震的仪器。”王爷爷说。

走出阴影

截至2008 年底,根据每日签到登记,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合作建立的40 个儿童友好家园已经为4.2 万名灾区儿童提供了社会心理服务。

两岁的小朱在地震发生后和母亲一起被埋在了北川县一家倒塌的超市废墟下。大约四个小时后,当救援人员将母女救出来时,小女孩安然无恙,但浑身是血,鲜血来自受重伤的母亲。

“她吓坏了,一个多月都没讲过一句话。”奶奶说。“儿童友好家园开了后,我就带她来这里玩。刚开始,她不和别人说话,也不和别的孩子玩。谁动她的玩具她就打谁。现在小朱和其他小朋友相处得好了,也开口说话了。”

安县沸水镇儿童友好家园的园长唐小平也注意到孩子们来家园后的变化。地震发生四个月后,唐小平与其他两名工作人员让孩子们随意画画,来评估他们的心理状况。虽然大多数的孩子们画的是美丽的花朵、小狗、太阳等,但是唐小平发现其中一些孩子仍然受到地震经历的影响。

“一个12 岁的小女孩画的是砖块从晃动的楼房上掉下来,人们都跑到街上逃命。另一个男孩画了地震中一艘船要沉了,人们掉到水里快淹死了。还有个女孩画了她自己,说地震那天她晃来晃去,站都站不稳。”唐小平回忆说。

“今年年初,我们又让孩子们来画画。现在你看,他们画的全都是彩色的气球和笑脸。”

抚慰学生们的心灵

王明英是沸水镇小学的老师。沸水小学教学楼在地震中严重受损,但学生无一人伤亡。但是,学生们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走出地震的阴影。

“地震以后,学生们上课很难集中注意力。有一次,有个学生的铅笔盒从课桌掉到地上,声音很大,结果整个班的孩子都被吓到了,有些学生就喊‘地震了,地震了’。”她说:“地震以后头几个月,经常有余震。我们那时候已经在帐篷里面复课了,但是学生们还是很害怕,从帐篷里面往外跑。老师们告诉他们,呆在帐篷里面很安全,他们才安静下来。”

“去年儿童友好家园办起来以后,我经常在课上和我的学生说,下课后或者周末可以到那里去玩。他们很喜欢去家园玩,有些学生还成了小志愿者,帮忙照看比自己小的孩子。他们说,地震以后有很多志愿者来这里帮助他们,所以他们也想帮助其他人。”王明英说。

12 岁的子璇在学校教学楼倒塌后和同学们一起被压埋在学校废墟下。“我们家附近有两个儿童友好家园,平时周末我都会去那儿,看看画画方面的书,和朋友打打乒乓球。在那里我感觉像家一样,很温暖,因为可以和很多年纪差不多的朋友一起玩。”她说。

长期的承诺

北川县擂鼓镇妇联主席何丽萍在地震中失去了女儿。她的女儿是在地震中倒塌的北川中学的1000 多名遇难学生之一。“我很难过,感觉一切的希望都没了。”何丽萍说。

尽管政府颁布政策允许遇难儿童家长再次生育,但对于四十多岁的何丽萍来说,她无法再要一个孩子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我们联系在镇上建两所儿童友好家园,我重新振作起来,尽全力支持这个项目,帮助我们的孩子们从地震造成的阴影中走出来。”她说。“现在,根据我们的登记,我们这里的两个家园已经接待了超过6000 人次的儿童和家长。”

“通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办儿童友好家园,和孩子们在一起,我也变得开心了,不那么痛苦了。看到他们,就好像看到了我的小女儿。我希望儿童友好家园能够永远办下去,把更多的欢笑带给孩子们。”在儿童友好家园内和孩子们一起玩游戏的何丽萍笑着说。

何丽萍和120 多名儿童友好家园的工作人员至今仍然在四川省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为促进家乡孩子们的心理康复而工作着。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承诺将与中国政府一道为地震灾区儿童提供长期的心理援助,与政府重建规划一致,我们的援助也将持续到2011 年。”马思婷处长说。“我们希望能够与合作伙伴一起努力,让援助项目的影响力尽可能长久地延续下去。”

*注:为保护儿童隐私,本文中所涉及儿童的姓名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