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避风港"获得安抚

在"避风港"获得安抚

中国特稿社 文赤桦
2009年7月30日

2009年7月,四川省北川县 – 北川县曲山镇永兴板房区的“儿童友好家园”内,7岁的羌族女孩思语和小朋友们朗朗地吟诵着一首童谣。张子菊坐在塑料矮凳上,望着思语说:“看,看,我女儿笑了。”这位36岁的母亲长长地舒了口气。“5·12”地震都过去一年了。思语很少笑,很少和人说话。她晚上睡觉也不能关灯。关灯就害怕,张子菊说。

去年,一场8级地震摇撼了中国西部的四川省。思语跟奶奶去幼儿园时,被垮塌的房屋压倒,在废墟中被埋了两天。这场灾难夺走了近7万人的性命,其中有5000遇难者来自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从小把思语带大的奶奶也遇难了。地震时,思语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

“地震不仅仅震垮了孩子们的家园和学校。最具破坏性的是,灾难带给他们的情绪和心理创伤,”郑利说。郑利是当地一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她受聘于中科院心理所,是永兴板房区“儿童友好家园”志愿者。“儿童友好家园”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观察震后儿童的情绪和心理状态,而“家园”的心理咨询师将对问题比较严重的儿童进行一对一的疏导和帮助。

北川县妇联副主席母志艳说,据不完全统计,当地大约有2000多名儿童遇难。郑利注意到,不少幸存下来的儿童和他们的家长,内心缺乏安全感,对未来生活也不确定。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起的“儿童友好家园”项目,旨在保护和帮助受灾难影响的儿童治愈创伤,恢复正常的生活轨道。“友好家园”为儿童们提供了一个避风港,受地震影响的儿童和家长可以到这里参与体育、娱乐活动,以及各种亲子游戏和具有教育性质的活动。

在永兴板房区“儿童友好家园”的孩子们一起唱歌,是一件让蒲永健感到很愉快的事。“我喜欢到这里来耍。耍的时候,心头就不害怕了,”这个5岁的男孩子边说,边咧嘴笑。

地震将蒲永健的三个表兄妹带走了。“后来,就没人和永健玩耍了。他变得话很少,胆子很小。”蒲永健的母亲王学芬说。39岁的王学芬发现自己儿子“在天黑后,或刮风打雷时,就会很惊恐烦躁。我不晓得该如何安抚他。儿子虽说是逃过了地震,但我仍觉得失去了他。”然而,蒲永健参与了“儿童友好家园”的活动后,情况就有所好转了。“晚上,他可以自己上厕所,不要我陪了。而且,他还能主动和第一次见面的人说话了。”王学芬说着儿子的变化,眼泪就流了出来。

“5·12”地震后不久,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合作,针对灾后儿童保护的实际状况,在四川重灾区的6个市(州)建立了40个“儿童友好家园”,多在农村社区。去年6月以来,该项目已惠及了0~18岁的儿童65291人。在“儿童友好家园”,孩子们还可以学习包括电脑、绘画、手工等在内的新技能。而家长们可以学习怎样和自己的孩子互动、沟通。

雅安市芦山县清仁乡横溪村的“儿童友好家园”的一间活动室内,一群农村母亲和孩子们在玩“小青蛙找妈妈”的游戏。母亲们席地而坐围成圈,孩子们在中间。他们高声吟唱:池塘边,荷叶下,躺着一只小青蛙。呱,呱,呱,呱,大家一起找妈妈。儿歌唱完,孩子们得迅速找到自己的妈妈,而妈妈们需要拥抱和亲吻自己的孩子。“拥抱和亲吻对城市人来说都是很正常的行为。但是,要农村父母拥抱和亲吻自己的孩子,私下是可以的,当着众人面就很困难了。农村父母都比较保守,”横溪村“儿童友好家园”的园长任晓梅说。

“通过这个游戏,可以增强亲子关系和感情,孩子们可以从父母的拥抱和亲吻中获得安全感,”芦山县妇联主席余蓉说。事实上,“儿童友好家园”的所有活动,都是为了树立儿童的自尊,以及家长们对自己在地震中受到伤害的孩子的信心。

肖代鹏在“儿童友好家园”找到了自信和自尊。“我差不多每天都来这里看书。最喜欢科技方面的书。‘家园’的图书比学校多,还喜欢足球。”这位9岁男孩在地震中失去了右腿。“我晓得,自己看起来和别人不一样。但我心里不觉得和别人不一样。”说着,他伸出拐杖去“踢”同伴踢过来的球。他说,在“家园”学会了好多东西,比如怎样与同伴合作,对初次见面的人要微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