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明白孩子想说什么吗?

疫情期间的心理健康

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家长和孩子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交流,不过,你真的明白孩子想说什么吗?不信你看:

你真的明白孩子想说什么吗?
你真的明白孩子想说什么吗?
你真的明白孩子想说什么吗?
你真的明白孩子想说什么吗?

这样的对话有没有觉得似曾相识?家长们在处理跟孩子有关的问题时总会情不自禁地开启“紧张模式”,却忘了慢慢地“倾听”和“对话”才是良好亲子沟通的第一步。因为只有当孩子们觉得可以放心地与你分享他们的想法和感受时,沟通才是有效的。

如果家长在背景情况还没有了解清楚之前就提建议或直接训斥,孩子可能会觉得不被理解、不被重视、不被关爱。特别是他们感到不安的时候,可能就会选择拒绝对话,或者封闭自我,甚至会反抗父母的关心——既然你们都不想听我说话,我何必要跟你们交流。

别担心,倾听和对话虽然是需要经过学习才能掌握的技能,但其实并不困难,人人都能学会。

家长首先要调整好心态,知道积极倾听的首要目标是让孩子感觉自己的声音被听到了,而不是急着解决问题。家长要试着暂时把具体目标放到一边,比如让孩子停止无理取闹、马上去上学等,在非紧急的情况下也不要立刻纠正孩子的错误,只要让孩子知道你关心他(她),并且和他(她)站在一起,就够了。 

第一步:充分关注,口头回应

暂时放下手机或者让视线离开屏幕、书本,看着孩子认真地听。眼神交流非常重要,在视频聊天里也一样。并且,在倾听和交谈的过程中,记得像你跟成年人对话一样,用一些语气词表示你在听,比如“嗯……”“哦……”“这样啊”“然后呢?”,这样孩子就会知道他们得到了你的关注。 

你真的明白孩子想说什么吗?
UNICEF/China

第二步:谈论感觉,接纳情绪

如果你注意到孩子的情感流露,这是件好事,因为孩子愿意在你面前展现真实的情绪。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描述出具体的情绪,比如难过、伤心、沮丧、忧愁、紧张等等,你描述的过程也是孩子学习情绪认知的过程,以后产生类似的情绪时孩子就可以准确地独立描述出来。情绪本身没有对与错,家长应该尝试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和包容这些情绪的产生,同时陪伴孩子一起经历情绪的波动。 

注意把你自己的感受和孩子的感受分开。当你在倾听的时候,注意孩子在说什么,不要推断孩子的感受该和你一样。

好玩又有益的思维练习来啦!
UNICEF/China

第三步:询问总结,了解真相

有时候也许是孩子没有描述清楚,也许是你的理解有偏差,总之为了更全面地了解真相,家长可以用聊天(而不是评判)的语气一边提问,一边总结孩子已经表达的内容,跟孩子确认你所理解的内容和他(她)想表达的内容究竟是不是一回事。

积极倾听这种能力需要一些时间来培养,如果一开始进展不太顺利,请不要担心。第一次尝试的时候,你可能会感觉像正在学一门全新的外语,有些别扭,不自然。没有关系,保持耐心,专注冷静,相信熟能生巧!

说了这么多,不如来做个小练习

你真的明白孩子想说什么吗?
你真的明白孩子想说什么吗?
你真的明白孩子想说什么吗?
你真的明白孩子想说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