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该如何与学生谈论2019冠状病毒病

与不同学龄段的儿童进行沟通、疏导儿童情绪和保护儿童的建议

Khalida Kamil, assistant teacher teaching hand washing steps to the students of Early Childhood (ECE) class in government girls elementary school Khato Kalan in Toba take sing district, Punjab province, Pakistan.
UNICEF/UN0308160/Zaidi

当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在采取预防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的措施,来保护自己、家人和社区时,确保儿童在一个愉悦、尊重、包容和受支持的环境中继续学习也同样重要。

学校和教师在这一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分享准确、科学的疫情相关信息有助于缓解学生的恐惧和焦虑情绪,也有助于学生应对疫情可能对其生活造成的次生影响。

以下是关于教师应如何让学前小学初中高中等不同学龄段的学生了解疾病防控知识、参与防控行动的一些建议。请注意,所有的对话和活动都应始终考虑到儿童的具体需求,遵循学校和各级政府部门发布的相关指南,所使用的信息应来自可信赖的机构,包括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等等。

学前阶段

  • 重点是让孩子们了解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例如在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臂肘遮住口鼻,然后立即洗手等。如需了解关于避免感染风险的更多信息,请点击此处
  • 保护儿童免受2019冠状病毒病和其他疾病影响的最佳方法之一,就是提倡勤洗手,且洗手时间不少于20秒。与孩子沟通时可以采取轻松有趣的形式,例如唱一支歌或跳一支舞来让学习过程变得更有趣。如需了解有关洗手的更多知识,请点击此处
  • 随时观察儿童的洗手状况,对经常洗手和及时洗手的儿童进行奖励。
  • 通过玩偶或玩具来展示打喷嚏、咳嗽、发烧等症状,告诉孩子如果感到不适(如头疼、胃痛、感觉很热或特别累)时该怎么做,同时让他们知道该如何去关心生病的人,以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并知晓在关心他人时如何保障自身安全。
  • 开展集体活动时,让儿童之间的位置离得远一些,可以通过伸展手臂或模仿飞行等有趣的方式来确保孩子之间保持足够距离,不会触碰到彼此。
On 16 September 2019, a boy attends class at Sultan Disomimba Elementary School, close to the city of Marawi in the Province of Lanao Del Sur, part of the Bangsamoro Autonomous Region in Muslim Mindanao (BARMM), Philippines.
UNICEF/UNI217300/Kokic

小学阶段

  • 认真倾听学生关心的问题,然后以这一年龄段儿童所能理解的方式来回答,注意不要提供过多的信息,以免让孩子感到不知所措。鼓励他们表达并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与儿童讨论他们的各种感受,并向他们解释这些都是特殊情况下的正常反应。
  • 向学生强调他们可以做很多事情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例如为他们介绍“社交距离”的概念——站得离小伙伴远一些,避开人多的地方,非必要时不要触碰他人等等。此外,要注重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例如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臂肘遮住口鼻,然后立即洗手。如需了解有关避免感染风险的更多信息,请点击此处
  • 帮助学生了解疾病防控的基本概念。可通过一些练习来演示细菌和病毒是如何传播的。例如,在喷雾瓶中装入有色水,随后将其喷洒在一张白纸上,然后观察水滴的移动轨迹。
  • 如果有条件,可向学生播放相关视频或动画,来展示用肥皂持续洗手20秒的重要性。
  • 为学生提供相关案例材料,来分析、识别高风险行为,并提出改变这些行为的建议。例如,一名感冒的老师来到学校,他在打喷嚏时用手捂住了口鼻,之后,他和一位同事握了手,随后用手帕擦了擦手,然后去上课。这位老师的一系列行为中有哪些是存在风险的?他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这些风险?
A 2nd grade class in progress in Pohjois-Haaga Primary School in Helsinki, Finland.
UNICEF/2018/Hämäläinen

初中阶段

  • 认真倾听学生关心的问题并予以回答。
  • 向学生强调他们可以做很多事情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例如为他们介绍“社交距离”的概念,并提醒他们注重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例如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臂肘遮住口鼻,然后立即洗手。如需了解有关避免感染风险的更多信息,请点击此处
  • 请学生与家人分享有关保护个人健康的行为和知识。
  • 鼓励学生向歧视说不。与学生讨论他们对于歧视现象的各种感受,并向他们解释这些都是紧急情况下的正常反应。鼓励学生表达和交流自身感受,但同时要告诉他们,恐惧和歧视会让本就困难的情况变得更糟。每个人的言语都很重要,使用加深成见的语言可能会让人疏于采取保护自身健康的行动。
  • 成立学生志愿小组,请他们协助宣传有关公共卫生的科学信息。
  • 将相关的公共卫生教育纳入其他科目的教学中。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可以覆盖病毒研究、疾病传播和免疫接种的重要性等。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则可聚焦于全球性流行病的历史以及公共卫生和安全政策的演变等。
  • 鼓励学生通过学校的公告栏和海报发布自己制作的公益宣传作品。
  • 可通过媒体素养课程培养学生成为批判性思考者、有效的沟通者和积极参与的社会公民,这将提高他们鉴别不实信息的能力。

高中阶段

  • 认真倾听学生关心的问题并予以回答。
  • 向学生强调他们可以做很多事情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例如为他们介绍“社交距离”的概念,并提醒他们注重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例如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臂肘遮住口鼻,然后立即洗手。如需了解有关如何避免感染风险的更多信息,请点击此处
  • 鼓励学生向歧视说不。与学生讨论他们对于歧视现象的各种感受,并向他们解释这些都是紧急情况下的正常反应。鼓励他们表达和交流自身感受,但同时要告诉他们,恐惧和歧视会让本就困难的情况变得更糟。每个人的言语都很重要,使用加深成见的语言可能会让人疏于采取保护自身健康的行动。
  • 将相关公共卫生教育纳入其他科目的教学中。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可以覆盖病毒研究、疾病传播和免疫接种的重要性等。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则可以侧重于全球性流行病的历史及其次生效应,并探讨公共政策如何促进包容与社会凝聚力。
  • 鼓励学生通过社交媒体、广播乃至本地电视台发布自己制作的公益宣传作品。
  • 可通过媒体素养课程培养学生成为批判性思考者,有效的沟通者和积极参与的社会公民,这将提高他们鉴别不实信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