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五月 2023

点亮童年每一刻

我们深知养育孩子并非易事。“点亮童年每一刻”主题活动致力于为家长提供实用且有效的养育方法,通过“尊重、理解、沟通、信任和示范”,与孩子建立积极融洽的关系。 点击下方按钮阅读我们为家长准备的针对0-6岁、7-11岁和12-17岁三个年龄段儿童的实用育儿方法,并在线观看《童年一瞬 影响一生》艺术装置展。您还可以通过观看 视频 ,了解曾参与积极养育家长课堂的家长们的心得体会,该活动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合作伙伴们联合开展。 每个儿童都享有在积极的养育环境中成长的权利,免受暴力、虐待和忽视。 陈坤:希望“护童成长”项目为更多儿童和家庭提供支持 陈坤呼吁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携手“点亮童年每一刻” “点亮童年每一刻”主题活动,助力家长践行积极养育, 0-6岁积极养育指南, 对0-6岁的孩子来说,父母需要守护他们开启人生的美好篇章。充满爱的家庭,肯定会给予孩子正向积极的养育态度,让他们在有尊重、有温度和有安全感的环境中长大。, 核心信息, 1.哭闹是尚未掌握语言能力的婴幼儿表达感受和需求的主要方式。 2.孩子通过一些“恼人的”重复行为在尝试中探索世界,学习和成长。请理解他们的好奇心和这种特殊的学习方式并给予耐心和指导。 3.学会发现和欣赏孩子日益增长的能力,允许并支持他们尝试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允许孩子在错误中成长。 4.在这个年龄段,说“不”是他们自我意识萌芽时的一种表达方式,耐心倾听并提供选择。 5.倾听孩子的感受和需求,引导和帮助他们找到更合适的方式来表达自己。 6.当孩子表现不完美时,请帮助他们通过体会感受,表达需要来看清个人成长的方向,以及避免自我惩罚和自我憎恨。 7.孩子们的社会性和社交技能正在成长中,需要我们的指导和支持,而不是指责和打骂。让我们以身作则,将尊重、合作、分享示范给孩子。 8.…, 场景和行为指导, 察觉需求,耐心呵护:小宇5个月大的时候经常哭闹不止。爸爸搞不清楚原因,认为孩子就该安安静静的才好。有时会控制不住自己,对孩子大喊大叫,甚至使劲摇晃小宇。 核心信息: 1.哭闹是尚未掌握语言能力的婴幼儿表达感受和需求的方式。 2.家长应及时关注,并尽力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 行为指导: 1.保持冷静——不因婴儿的哭闹惊慌失措,更不要因此着急上火,尽量保持镇定,以便更好地应对情况。 2.观察和推测——仔细观察婴幼儿行为,推测可能导致哭闹的原因,如饥饿、疲倦或身体不适等。 3.满足基本需求——检查并满足婴幼儿的基本需求,如喂食、更换尿布、调节环境温度等。 4.尽力安抚——温柔地抱起婴幼儿,用柔和的声音和轻柔的触摸给予安抚。   学会倾听,提供选择:小宇2岁了,处处和大人对着干。让他收拾玩具,说“不…, 7-11岁积极养育指南, 7-11岁的孩子求知欲旺盛,正逐渐成为独立思考的个体。家长需要提供支持并进行适当的引导,多多关注孩子的变化,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以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核心信息, 1.为孩子创造和提供与其身心能力不断发展相适应的、参与家庭和社会生活的机会,参与和体验是学习成长的重要途径。 2.孩子不是父母的复制品,请允许他们以自己的节奏和方式成长,成为最好的自己。 3.比较也是评判,学会不带评判的倾听孩子的想法和需求,尊重他们的意见和选择。 4.向孩子指出他们的问题时,针对行为,而不针对人。 5.体罚和侮辱言语或惩罚可能让孩子看不到事情本身的意义,忽略对自己真实需要的探寻,理解和满足,从而无法真正从错误中获益。 6.孩子在错误中学习,在困难中成长,请还给孩子犯错的权利。 7.孩子学到的永远是您所做的而不是您所说的。 8.孩子被欺凌,不是他们的错。与孩子站在一起,共同解决问题,指责和惩罚只能让孩子陷入孤立无援,加重伤害。 9.…, 场景和行为指导, 控制情绪,静待花开:小敏7岁了,每天都磨蹭到晚上很晚才写完课后班的作业。爸爸觉得效率太低,忍不住亲自上阵监督和辅导。结果一道题讲了半天,小敏都没明白,还哭。爸爸气得拍桌子,忍不住骂她同时还让小敏熬夜把相关的知识点抄一百遍才能睡觉。 核心信息: 1.孩子不是父母的复制品,请允许他们以自己的节奏和方式成长。 2.惩罚可能让孩子看不到事情本身的意义,无法真正获得成长。 行为指导: 1.耐心引导——以耐心和理解的态度支持孩子完成作业。给予他们适当的时间和空间来解决问题,避免过于急躁和使用侮辱性的措辞。通过鼓励,引导他们解决难题。 2.分解任务——将作业分解成小的、更易于管理的任务,帮助孩子制定学习计划,掌握时间管理的能力。告诉他们如何正确分配时间,并给予必要的支持和鼓励。 3.肯定努力——…, 12-17岁积极养育指南,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尊重他们选择的权利,从心底了解孩子对独立的渴望,真诚地陪伴他们共同探索,并适当尝试放手;用理解换取孩子足够的信任,营造轻松的沟通环境,让孩子愿意敞开心扉,能清楚地知道,无论发生什么 家和爸爸妈妈,都是自己最坚实的后盾。, 核心信息, 1.理解孩子们推开我们的背后是他们努力成长的意愿和勇气,给他们足够的自由和空间,同时保持关怀和支持。 2.青少年在青春期可能比年幼的儿童经历更多的情绪波动。 3.区分请求和命令,用具体正向的语言提出请求,更能够得到孩子积极的回应。 4.观察和理解孩子的感受和需求, 而不是一心想改变他们或让他们的行为符合我们要求。 5.只要我们不再专注于批评和指责,而把注意力放在体会和理解我们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上,我们就有可能与孩子重建连结,并找到有效沟通的方法。 6.只有在感觉不会被评判的情况下,孩子才会敢于说出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您才有机会孩子及时需要的帮助。 7.理解同伴的重要意义,支持孩子们享受交往的乐趣,但也引导他们倾听遵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做他们健康、安全、快乐成长的坚强后盾。 8.花时间照顾好你自己…, 场景和行为指导, 能进能退,理解万岁:妈妈发现,上个月刚过完13岁生日的佳佳,每天放学回到家,就马上钻进自己的房间,还把房门关上。跟同学通电话也会压低声音,不让自己和他爸爸听到。假期如果不出门,在家也基本没多余的话。完全不像小时候那么粘着自己了。这些改变,让妈妈既担心又失落…… 核心信息: 1.孩子“推开”家长的背后,是他们努力成长的意愿和勇气。 2.家长要给他们足够的自由空间,同时保持关怀和支持。 行为指导: 1. 尊重孩子的隐私和空间——尽量避免强行介入或控制孩子的生活,尊重他们对隐私和独立的需要和追求,让他们感觉安全和被理解。 2. 让孩子参与决策——邀请孩子参与重大家庭事务讨论,增强他们的判断能力和自信心,让孩子感到被信任和被尊重。 3. 创造开放性的环境——营造一个让孩子感到舒适和安全的家庭环境,…, 让我们来听听家长们的积极养育经验, 平等沟通:“把家长的身份放低一些,和孩子的关系就更亲近一些” 学会聆听孩子的意见 管教孩子“不能再用武力”
05 十二月 2022

点亮童年每一刻

为人父母、为人师长并非易事,但通过学习相关技能,我们可以不断提升养育和管教孩子的能力,并与他们建立更为积极融洽的关系。 积极的养育和管教能够帮助家长和教师与孩子之间建立起彼此尊重、信任、理解并充分沟通的关系,进而有利于儿童更好地应对其在家庭、校园和网络环境中所遇到的挑战。 儿童遭受暴力侵害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一个普遍现象。儿童可能会在家中受到暴力管教,在学校遭遇欺凌,也可能在网络世界中面临网络欺凌、不当信息或隐私泄露等等风险。 您可以在本页面中获得有关积极养育和管教的帮助与支持,包括基于相关实证研究成果以及国际标准的实用方法和资源。学习并掌握积极的养育和管教技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点滴的改变,家长和老师们就可以“点亮童年每一刻”,进而让孩子的一生都能受益。让我们携手努力,…, 在学校中践行积极管教, 相关事实及信息, 学校儿童保护的现状是什么? 全球: 全球范围内,有大约2.46亿的儿童和青少年每年会在学校或周边环境中遭受某种形式的暴力 [19] , 每三个儿童中就有一个经历过欺凌,同样比例的儿童受到身体暴力的影响力 [3] ,在13-15岁学生中有近一半,即大约1.5亿人,曾在校内或校外遭受过来自同伴的暴力。超过1/3的13-15岁学生曾受到某种形式的校园欺凌,另有约1/3人曾与他人发生过肢体冲突。 [1] 尽管女童与男童同样都会面临欺凌的风险,但男童则更易遭受直接的肢体暴力与威胁 [4] ,而女童更多地遭受到情感层面与间接伤害或关系伤害 [5] 。 全球范围内,大约7.2亿学龄儿童生活在尚未明令禁止学校体罚的国家。 [1] 校园暴力(如学生欺凌、性侵害 、体罚等)不仅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终生的伤害…, 教师视角, 一、教师可以如何营造一个安全的教室环境? [1][2] 建立信任关系,当学生表现出烦恼或不愉快时,对其表达关心,用倾听和询问的方式代替直接的判断,在与学生的交往中,适当分享自己的生活、袒露内心的情感。 及时体察自己的情绪与学生的情绪,为学生做好表率,同时教导学生正确处理自己的情绪情感,以解决矛盾和冲突。 提高学生反欺凌的意识,通过各类班级活动,如召开反欺凌主题的班会、指导学生设计制作反欺凌板报等,帮助其认识到欺凌行为的错误与后果。 明确告诉学生,如果自己遭遇欺凌,或者看到、听说其他同学被欺凌,一定要告诉教师或者他/她们信任的成年人,让学生意识到报告欺凌行为是最有效和正确的选择。 与学生探讨建立安全可信的欺凌报告渠道,例如设置教师信箱、设立校园安全监督站等。…, 校长(学校管理者)视角, 一、学校可以如何创设一个积极安全的学校氛围? [1][2][3] 制度层面: 落实法律规定,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和预防性侵害、性骚扰等专项制度,对暴力、骚扰学生等现象有恰当的预防和应对措施,使学生感受到在学校是受到保护的。 成立专门的学生欺凌治理组织,由校内相关人员、法治副校长、法律顾问、有关专家、家长代表、学生代表等组成,负责学生欺凌行为的预防和宣传教育、组织认定、实施矫治、提供援助等。 学校应当定期针对全体学生开展防治欺凌专项调查,对学校是否存在欺凌等情形进行评估。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制度,建立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筛查、干预和转介机制,按照规定配备专职或者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建设心理辅导室,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指导和服务。 建立健全教职工与学生交往行为准则、学生宿舍安全管理规定、…, 家长视角, 如何让家长更多地参与到预防校园暴力的活动中来? [1][2] 学校应该通过家长会等多种形式为家长提供反欺凌相关培训。培训中不仅要介绍欺凌和反欺凌的知识,家长所需承担的责任,还需要让家长了解学校的反欺凌行为规则、举报方式、处置的流程和依据等内容。 学校的防治欺凌委员会要邀请适量的家长代表参加(注意家长代表的男女比例,和其代表的男生和女生的比例)。 学校欺凌治理组织应该在欺凌应急和处置预案和流程中,对欺凌发生时,什么时间、由谁来联系家长等问题提前做出明确的指引。 学校可以为家长提供机会来了解孩子的在校生活,掌握学校环境的一手信息,如在校园开放日时进行现场观摩、布置需要家长合作完成的作业等。 有害的教养方式可能会增加儿童间暴力的风险。对此,学校可以为家长提供有关积极教养、亲子沟通技能等方面的培训…, 安全上网, 相关事实及信息, 网络安全概述 据估计,在全球范围内,三分之一的互联网用户是18岁以下的儿童 [1] ,每天有超过 17.5 万名儿童第一次上网,也就是平均每一秒钟就会新增两名儿童网民 [2] 。他们在网络世界获取知识和信息、建立友谊、锻炼社交能力,培养创造力,参与社会,与世界发生联结。 然而,数字世界在给孩子们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暗含了网络暴力和其它风险,包括网络欺凌、网络性虐待和性剥削、不良信息、隐私泄露等问题。 一、网络暴力和网络风险 儿童面临着不同形式的网络暴力和网络风险:他们可能接触到暴力或露骨的内容,遭受网络欺凌或其他形式的同伴间暴力;他们的隐私可能受到侵犯,他们的健康可能因为过长的“屏幕时间”而受到损害 [3] 。 针对儿童的网络暴力常常会延伸到现实世界,反之亦然。比如,…,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基于不同场景的问与答, 一、孩子在网上被人欺负了,我该怎么办?  核心理念:跟孩子保持同一阵线 表达重视和关心,倾听孩子讲述。不要轻描淡写,也不要责备孩子 “软弱”,这只会让孩子感到更加无力。明确表达自己对孩子情况的关心和希望陪伴支持他们的意愿,鼓励孩子用自己的话讲述事情的前因后果,不带预设地倾听,不要轻易下结论,比如质问孩子“是不是先惹的别人”。 与孩子讨论事情的性质是否属于欺凌。如果事情一再发生并且孩子对此感到受伤或不舒服,那么这就是欺凌。如果孩子遭受了网络欺凌,明确告诉孩子,被欺凌不是他们的错,你会做他们坚实的后盾,与他们站在同一阵线,一直陪伴和支持他们。 跟孩子一起讨论不同的解决方案,鼓励孩子自主选择。无论他们希望独立解决还是需要协助,都支持他们的决定。遭受欺凌的孩子往往会体验到很大的无助感,…, 在家中实现积极养育, 相关事实及信息, 一、什么是暴力管教? 暴力管教是一种针对儿童的暴力形式,它包括身体伤害(比如摇晃、殴打或拍打儿童)和心理伤害(比如对儿童大声尖叫,起辱骂性的外号或者以其他方式辱骂儿童) [1] 。 二、什么是积极养育 与暴力管教不同,积极的养育意味着以一种积极的、非暴力的方式来养育孩子,尊重孩子的权利,协助开发孩子的潜力。这意味着家长心怀关爱之情,以共情和尊重的方式提供指导,从解决长期问题的角度制定规则。积极的养育方式有助于建立积极的亲子关系,并为孩子积极探索学习和茁壮成长提供了一个安全的环境 三、暴力管教的现状 全球范围内,2-4岁的儿童中,有四分之三(近3亿人)经常遭受父母或其他照护人的暴力管教(体罚和/或心理攻击),有近十分之六(2.5亿)遭受体罚 [2] 。在30个有相关数据统计的国家,…,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基于不同场景的问与答, 一、什么是暴力管教? 暴力管教是一种针对儿童的暴力形式,它包括身体伤害(比如摇晃、殴打或拍打儿童)和心理伤害(比如对儿童大声尖叫,起辱骂性的外号或者以其他方式辱骂儿童) [1] 。 很多家长采用暴力管教的手段并不是希望真的伤害孩子,而是认为孩子需要为错误行为付出代价,并期望孩子能从惩罚中受到教训,从而避免再次犯错。 但是很多研究都表明,童年时期遭受的暴力很可能对孩子造成长期的危害。除了引发生理和心理的健康问题之外,还可能导致孩子做出高风险行为(如酗酒、吸毒、抽烟和不安全性行为等),增加患慢性疾病的风险,无法维持稳定的关系,无法对他人产生共情。暴力会伤害儿童参与学习的能力,制约儿童使其无法充分发挥其潜力。暴力甚至会导致儿童的死亡 [2] 。  如果儿童遭受了暴力管教,…, 相关新闻、文章与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