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研究与报告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工作基于实证数据、严谨的研究与细致的分析 可选语言:中文English 最新报告 通过积累经验、收集依据和研究分析,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设计项目、开展活动、实施举措,为最有需要的地方提供支持。 报告 儿童膳食改变的推手 以高度加工产品为主的膳食结构正推动中国儿童超重和肥胖率的攀升。 阅读报告全文 文件 中国青少年健康: 疾病流行、政策、筹资和服务提供 获取文件 重点研究 报告 中国经验 全球视角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华合作项目概览 阅读报告全文 报告 中国儿童发展指标图集 中国儿童发展状况介绍 阅读报告全文 统计数据 中国儿童发展指标图集 中国儿童发展状况介绍 访问页面 文件 社会情感学习资源 社会情感学习项目是教育部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16-2020周期爱生学校合作项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获取文件 文件列表 统计数据 12/21/2018 分省分性别小学净入学率 几乎所有省份都已经消除男女童小学净入学率的性别差异。 统计数据 12/21/2018 分省小学净入学率 中国的小学净入学率虽然总体很高,但西部省份仍落后于较发达的东部省份。 统计数据 12/21/2018 分性别小学净入学率 中国在小学教育阶段已经实现性别平等,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统计数据 12/21/2018 小学净入学率 小学净入学率38在过去近四十年里不断提高,近年来保持在稳定高位,2017年达到99.9%。 统计数据 12/21/2018 小学招生中接受过学前教育的比重 小学招生中接受过至少一年学前教育的比重持续提高,城乡及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差距迅速缩小。 统计数据 12/21/2018 学前教育毛入园率 中国的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37一直在稳步增长,2009年开始超过50%,到2017年达到79.6%。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需达到85%。 统计数据 12/21/2018 儿童早期发展指数测量方法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全球儿童多指标类集调查(MICS)问卷中开发了儿童早期发展模块,通过询问有关识字识数、身体状况、学习能力和社会情感四个领域的10项适合3-4岁儿童的问题,对儿童早期发展是否正常进行识别。 统计数据 12/21/2018 在校率的性别平等指数 分性别来看,2000年时全国男童接受各阶段教育的情况好于女童,但从2010年以来这种相对关系发生了变化。 统计数据 12/21/2018 6–17岁儿童在校率,2000年、2010年和2015年 2000-2015年,从6-17岁儿童整个年龄段看,在校率明显提高,2015年93%的学龄儿童在校。 统计数据 12/21/2018 6–19岁儿童和青少年在校率,分城乡、性别和年龄 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分单岁年龄和学龄阶段来看,儿童在校率33, 34在义务教育学龄阶段保持高位,没有明显的城乡差异和性别差异。 统计数据 12/21/2018 各级教育生师比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小学阶段生师比31持续下降;初中和高中阶段生师比在1993-2004年间有所上升,随后也呈稳步下降趋势。 统计数据 12/21/2018 教师学历情况 大多数教师都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取得了必要的学历资格。 上一个 2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下一个 了解更多 页面 我们的工作 了解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工作如何帮助改善中国儿童的生活。 访问页面 页面 新闻资讯 来自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新闻报道。 访问页面 页面 故事 关于中国儿童和家庭的故事。 访问页面 页面 支持我们 携起手来,我们可以促进每个孩子的福祉。 访问页面